为什么普通人的生意做不大?因为大生意,轮不到你我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阿强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,36岁,辞职创业两年多了。 他早年做地产销售,攒了点小钱,出来开了一家麻辣烫店。 亲自盯选址、熬底料、做活动,甚至凌晨两点还在店里忙活。 店里生意算不上差,但账一算:房租 2万,人工 1万,食材和杂费 1 万多,自己一个月净赚不到1万。 “我干的根本不是生意,是体力活。”他苦笑着说。 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创业的真相:你再怎么努力,也只能在别人看不上的缝隙里,挣点辛苦钱。 为什么会这样? 因为这个世界的生意结构,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你设计的。 大部分赚钱的生意,其实你连门槛都碰不到。 我们得先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生意,究竟是怎么分层的: 一、特许经营权:生意之王,永远封印在塔尖什么是特许经营权? 石油、电力、电信、机场、高速、基建工程……它们的本质不是“市场自由竞争”,而是“资源圈占+权力护航”。 这些都是最顶级的生意,不依赖你是否会运营、是否懂得市场,它们掌控的是命脉,靠的不是供需逻辑,而是制度红利、资源垄断和权力护城河。 换句话说,这些生意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人能做的。 哪怕是最小的特许经营权,比如学校的食堂、机场的便利店、服务区的加油站,也不是靠商业眼光拿下的,而是靠资源对接、关系网络、权力输送。 所以说,真正的顶级生意,不是竞争赢来的,而是被允许做的。 普通人不仅做不了,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。你只能看着它们源源不断地赚钱,毫无压力地做大做强。 二、信息差:赚的是认知红利,但红利很快就没了有人在90年代从深圳扛几台彩电回东北,一晚上能赚一个月工资。 有人在早年淘宝靠几百块的A货月入几十万。 有人做微商、炒鞋、虚拟币……抓住一个风口,就能爆一把。 这类生意靠的不是“做得好”,靠的是“我知道你不知道”的信息差。 信息差是最适合普通人的机会之一,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:保质期太短。 你今天挖掘的冷门,明天可能就会在抖音上被10个主播讲透。 而一旦信息公开,大家都知道了低价渠道、知道了玩法逻辑,利润就被压缩、模仿者蜂拥而上,最终变成一场零和博弈。 所以信息差生意像一阵风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你跑得够快能赚点辛苦钱,跑慢了就会被反噬。 因此,信息差是留给聪明人跑步的窗口,也是割韭菜最快的一把镰刀。 普通人抓住一次就想“躺赚”,可真正赚钱的人,早已经切换到了下一个战场。 三、创新生意:属于天选之人,普通人连入场券都没有真正的大生意,往往来自创新,比如: 但我们必须承认:99.99%的普通人,并不具备这种颠覆世界的能力。 创新不是“今天我有个新点子”,而是“我能把一个想法做到极致,影响整个行业”。 真正的创新,需要:
由此可见,创新是极少数人的舞台,也是财富天花板最极致的形式。 普通人可以模仿,但很难引领。 你可以模仿苹果开个手机维修店,但你永远做不了乔布斯。 普通人想“靠一个点子逆袭”,成功概率微乎其微。 因为创新的门槛不仅是聪明的脑子,还有资源、圈层与资本的护航。 四、平台生意:资本的游戏,散户的围墙滴滴、美团、拼多多、淘宝、京东……看似给了普通人一个做生意的舞台,实则是把原来的生意整合成“收租模式”。 你跑外卖,平台抽成30%; 你开网店,要被流量劫持; 你拍视频,还得斗算法。 平台的底层逻辑是:“你们来打架,我坐等收钱。” 而普通人,往往还没等看到利润,就已经被平台规则、资本倾轧碾成了灰。 平台让你能创业,却也让你永远逃不出它的游戏。 五、轮到普通人的,只剩最苦最累的“边角料生意”普通人能做的生意,基本都具备几个特点:
比如你开个早餐摊、一个理发店、一家小型服装店……你会发现:
这类生意之所以还能生存,是因为“大佬们看不上”。 说白了,普通人的生意就是边角料市场,是被剩下的那些“辛苦但不值钱”的机会。 这些生意,都是“资本不碰、权力不屑、创新不涉”的辛苦活。 所以你拼了命在干的“生意”,本质上还是用体力劳动来变现。 真相:这不是能力问题,是规则设定的问题为什么普通人生意做不大?因为这个结构早就内嵌在游戏规则里了。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开一家手冲咖啡店,每天卖500杯、利润10元一杯,你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好生意? 如果你做得不错,那资本会来收购你、复制你、规模化你。 最终你这个原始创造者,反而在连锁化的过程中被稀释掉了话语权。 而如果你做得一般,维持现状,就永远是个辛苦钱的买卖。 普通人的生意难做大,核心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这个商业世界的结构决定了你只能做“附属层”。 它不是平的,而是有“阶层分布”的:
普通人没有资源,没有背景,没有人脉,没有初始资金,也没有资本对赌的底气——于是只能困在底层边角料生意的循环里,累是常态,做不大更是预料之中。 不是你不努力,不聪明,也不是你眼光差。 而是你所能参与的这场“创业比赛”,根本不是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。 就像玩《大富翁》,别人一出生就拥有地铁站、商场、航空公司,而你只能摇到开小吃摊的机会。 再怎么努力,也只是在地图边缘徘徊。 但普通人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吗?并不是。 第一,你可以靠时间复利积累小生意的壁垒比如你开小餐厅,如果十年如一日地经营、优化、沉淀服务口碑,就有机会做出区域口碑品牌。 第二,你可以适度参与平台的“生态缝隙”比如在平台生态内做垂直类内容博主、做社区团购站点合伙人、做供应链节点角色。 第三,你要明白做生意和发家致富是两码事很多人做生意的真实目的,不是为了上市敲钟,而是为了不被裁员、不看老板脸色,有点现金流保障。那这时候,小而稳、可持续,才是王道。 写在最后:普通人做生意,最需要的其实是“自知”。这世界最公平的点,不是机会均等,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“认识自己”。 你能搞清楚自己在哪一层,能接受什么风险,擅长什么能力,能踩住什么机会,愿意为多大的收益付出多少努力——你才有可能在边角料的世界里,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。 别把做不大看成失败,有时候稳稳地赚一点钱,也是一种可贵的胜利。 真正能赢的普通人,从来都不是幻想着“爆富”的那一类,而是那些愿意在角落里耕耘、等待、耐心积累的那群人。 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I0xNTFZ6xg7Ck5xbIpsIA 该文章在 2025/5/12 15:10:48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