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仓库管理】库存盘点单的管理细节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![]() 什么样的是合格的盘点单。两个关键词。一个是利于盘点,这个盘点单,员工拿着去盘点,要便于他盘点,盘了一个货位,一回头单子上找半天找不到是哪一行了,这是不方便。另一个关键词是可追溯,盘点单上要能看到各种的盘点信息,知道是谁盘的,知道员工是怎么盘的。 首先是盘点单的表头,XX仓哪次哪月盘点表或者是其他什么盘点,后面是年月日的具体日期。这是为了方便后续单据的整理归档,核查起来也能快捷的找到对应的单子。 页码,总页数多少,这是第几页。一开始做盘点安排时,可以按照页码来简单的分配盘点任务,盘点的工作量很好量化。其次,最后的盘点单整理,页码也是快速参考的依据。 制单,指的是谁做的盘点表谁打印的盘点单,包括制单的时间几点。这里的信息就要求是手写了,就是签名,这是盘点的可追溯信息。 初盘的人是谁,签字确认。从几点盘到几点结束的,这是看盘点的效率。包括后面涉及的复盘,抽盘,都是一样的逻辑,都要记录签字。 系统,这是指最终的盘点差异,进行账上调整的人。 审批人,一般就是仓储经理了,或者是负责人来确认,要对本次盘点的结果负责,包括差异的确认,调整的确认,都是经过这个人的手的。 序号,这个一定要加。一方面是和前面说的页码一样的作用,便于整理核对,量化工作量。更重要的是,这是为了避免盘点人员看错行的情况。做过盘点的人肯定都深有体会,盘点单一般字体都比较小,单子上乍一看密密麻麻的,如果没有一个醒目的参照物,很容易就看串行了。后面的名称,库位,库存区间这几列,字体都加粗了,都是这个意思,密密麻麻的单子上给几个参照物,不至于看晕了。 分类,对于库存量很大,面积很大的仓库来说,盘点商品分类,分组来进行,会更好安排盘点工作,把握整体的盘点进度。 单位规格,这两个肯定要有的。单位是最小的库存的单位,盘点是要按照这个单位来数数的。规格,一是要按照这个来计算库存数量,二是盘点时能更好的核对商品信息。 库位,要进行排序,不然现场就是来回跳着盘点,没有顺序。 库存区间,刚才盘点的真实性讲了,盘点单上体现的账上库存是区间值,既保证真实性,还不影响盘点效率。设这个区间值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用rand随机数函数,还一种方法,是直接两列数字来体现。一列-5,一列+5,但是不要固定。 盘点计算,这是为了让员工有个空格的地方可以手写计算,也是为了记录盘点过程。比如,这个货位上是4层,每层6箱,每箱10个,散货有5个,员工就会手写计算,4*6*10+5,盘点结果就是245个。这样的好处是,对于有差异的盘点行,可以作为一个复核。 差异,现场盘点详细记录好所有的差异信息,后面的复盘,抽盘,核对差异,都是一路了然。 复盘抽盘,这也是追溯信息,记录多个盘点结果,记录整个盘点过程,便于我们去查差异,去核对差异。以上,这么多内容体现在一个张单子上,我个人觉得才是合格的盘点单,体现出的才是仓储管理的细节。 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该文章在 2025/5/6 12:01:41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